山东省中职与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评估
潍坊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中期自评报告
自2013年潍坊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诸城福田汽车职业中专机械制造技术专业被遴选为2013年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以来,在潍坊学院、诸城福田汽车职业中专党委与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与福田汽车职业中专数控系、基础部联合,依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职与本科、高职与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高字[2016]10号)文件要求,紧扣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特色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按照专业评估要求,对照山东省中职与本科、高职与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对该专业三年来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评。现将自查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专业概况
1、潍坊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始建于1984年,是潍坊学院设置最早的本科专业,是潍坊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经过32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诸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山东省高等院校机械专业排名中位列前茅。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经过多年的长期持续建设,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教育教学经验;已经形成了本科、专科、校企合作、3+4等多层次共存,研究生、函授为补充的办学格局。2016年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009年获“山东省高等教育特色专业”称号,2013年获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现拥有一支山东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机电教研室教学团队;拥有《工程材料及热加工》、《机械设计》、《机械精度设计基础》、《机床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图》6门省精品课程以及10门省高等教育特色课程, “地方应用型本科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5项课题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借助毗邻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等著名机械企业的地缘优势,建成了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成立了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具有区域特点的校企合作机制,突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专业共建,2009年获山东省企校共建工科专业(本科)先进单位;获首批地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潍坊学院—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潍坊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组建模具工业园技术中心,进一步丰富产学合作的内涵;与北汽福田、歌尔声学等企业合作,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进行了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进一步丰富了专业建设的内涵。
2、诸城市福田汽车职业中专机械制造技术专业
成立于1986年,是诸城市福田汽车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重点专业,已经形成了钳工、车工、数控等多工种共存,冠名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一整套比较成熟的专业教学模式。
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与诸城市及周边地区20余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
完成了《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力研究》省级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等教科研项目成果20多项,获得潍坊市政府成果奖10项,发表论文70余篇;荣获 国家专利3项。
以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为基础建立了诸城市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共建冠泓数控技术中心,搭建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竞赛平台,累计培养输送了中高级技能人才7000余人。
二、师资队伍建设
1、教师结构情况
3年多来,充分利用潍坊动力城的行业地域优势,采取培养与引进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充足的师资力量,现有53名专任教师,其中,副教授以上33人,占 62%;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达85%,35岁以下青年教师7人,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结构和梯队。
表1 本科段师资变化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学位 | 时间 | 备注 |
1 | 逯海卿 | 博士 | 2015. | 引进 |
2 | 神祥博 | 博士 | 2014 | 引进 |
3 | 王倩倩 | 博士 | 2013 | 引进 |
4 | 宋健 | 博士 | 2013 | 教授(新聘) |
5 | 刘均波 | 博士 | 2014 | 教授(新聘) |
6 | 陈养厚 | 博士 | 2014 | 副教授(新聘) |
7 | 解福祥 | 博士 | 2016 | 副教授(新聘) |
8 | 林近山 | 博士 | 2016 | 副教授(新聘) |
9 | 袁驰 | 硕士 | 2016 | 退休 |
2、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潍坊学院制定了青年教师扶持政策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选派宋健教授等10名教师(表2)到山东贝特重工有限公司、恒安散热器集团、山东矿机等单位挂职锻炼;拥有双师型教师25人,教师队伍主要成员均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8人次获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等省级优秀指导教师。
表2 挂职教师及企业一览表
序号 | 挂职教师 | 挂职企业 | 时间 |
1 | 宋健 | 山东贝特重工 | 2015.09-2017.08 |
2 | 魏文庆 | 山东矿机集团 | 2014.09-2015.08 |
3 | 解福祥 | 恒安集团 | 2016.09-2017.08 |
4 | 陈营 | 山东元友机械有限公司 | 2016.09-2017.08 |
5 | 逯海卿 | 寒亭区经信局 | 2016.09-2017.08 |
6 | 杜国臣 | 寒亭区政府 | 2012.09-2013.12 |
7 | 范岩 | 山东恒安集团 | 2013.09-2014.09 |
8 | 马海建 | 山东鑫铭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2013.09—2014.09 |
9 | 张春山 | 山东景芝酒业 | 2014.09-2015.09 |
10 | 林近山 | 山东中科普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2014.09-2015.09 |
3、积极服务社会,产学研效果显著
潍坊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根据学校与省教育厅和市政府签订的《潍坊学院服务潍坊行动计划》,与潍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模具创新服务平台等,为地方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积极实施校企人员交流制度,选派教师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小企业提供先进实用的工程技术。近年来,签订横向项目协议9项,横向科研经费70余万元(表3)。
表3 主要横向课题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横向项目到位经费 | 研究情况 | 合作单位 |
1 | 电镀件前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 | 王宏 | 30 | 结题 | 莱州华银电镀有限公司 |
2 | 防砂工艺方案优化设计 | 王伟章 | 9.35 | 结题 | 胜利油田胜利软件责任有限公司 |
3 | 汇力达自动研究所 | 宋 健 | 20 | 在研 | 潍坊汇力达管业有限公司 |
4 | 拖拉机前驱动桥研发 | 付文信 | 10.1 | 在研 | 潍坊广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4、教学研究与改革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完成的教研项目(表4),其中:省级教研课题“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完成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获得山东省品牌专业称号;编写出版教材3部(表5),其中入选国家规划教材1部;以各类学科竞赛为载体,开放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行创新学分和创新项目导师制,该专业学生获得13项省级及其以上学科竞赛一等奖(表6)。
表4 山东省级教研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时间 | 立项单位 | 备注 |
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 | 姜军生 | 2013 | 山东省教育厅 | 结题 |
2 |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 | 曹光明 | 2013 | 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研究 | 结题 |
3 |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澹凡忠 | 2014 | 山东省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 | 三等奖 |
表5 出版教材一览表
序号 | 教材名称 | 主编 | 时间 | 出版社 | 批准单位 | 备注 |
1 | 数控机床编程 | 杜国臣 | 2013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教育部 | 十二五规划教材 |
2 | 液压与气压传动 | 张鹏 | 2014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 校企联合出版 |
3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3版) | 王长春 | 2015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十二五规划教材 |
三、人才培养方案论证
加强调研与论证,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
对口学校本着理实一体、凸显技能、循序渐进贯通培养理念,双方密切配合联合制定分段培养初步人才培养方案。深入交流如何确保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能更好兼顾学生转段前后的培养工作,真正体现前后贯通、无缝衔接的一体化贯通理念。2013年8月中旬前,认真学习教育厅《关于制定应用型本科与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知》。学校成立3+4试点专业领导小组,组织专家、教师,利用问卷调查、毕业生追踪调查、参加省内外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参观交流等方式就中职学生衔接贯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等开展调查研究,聘请潍坊市相关专家、台湾昆山科技大学专家学者多次进行论证,派出教师调研了天津技术师范大学、台湾东南科技大学及昆山科技大学,形成《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调研分析报告》、提交了人才培养方案对比报告和分段贯通联合培养方案,于2013年11月在潍坊学院由山东省教育厅主持召开了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表6 本专业学生竞赛作品省级一等奖及以上项目一览表
序号 | 时间 | 作者姓名 | 竞赛名称 作品名称 | 指导教师 | 获奖等级 | 批准机关 |
1 | 2014 | 柳明杰、王强、魏新鹏 | 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竞赛 | 王长春、陈营 | 国家二等奖 | 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 |
2 | 2013 | 段良坤、陈海胜 张忍忍 | 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决赛 | 陈营 王长春 | 全国二等奖 |
3 | 2014 | 段良坤、孙冉、王子越 | 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竞赛 | 王伟章、王长春 | 国家三等奖 |
4 | 2014 | 孙冉、李明、田玉泰 | 山东省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 王长春、陈红梅 | 省级一等奖 |
山东省教育厅
|
5 | 2013 | 李昆航、池东亮、付凯琦、李金栋、王来龙 | 自行车用新型安全装置 | 陈红梅、刘志香 | 省级一等奖 |
6 | 2013 | 王强、宋泳印、周尊强、刘汝和、 张倩倩 | 电动升降搬运车 | 王长春、付文信 | 省级一等奖 |
7 | 2014 | 孙冉、刘卿、周尊强、李琦、刘鹏 | 立体工厂空间吊挂传输系统 | 王长春、温效朔 | 省级一等奖 |
8 | 2014 | 孙 冉、陈即彪、赵艺霖、段良坤、陈海胜 | 无动力式液压—摩阻速度控制装置 | 张 鹏、王长春 | 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
9 | 2015 | 李明、田玉泰、于一娇 | 山东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 王长春、陈红梅 | 省级一等奖 |
10 | 2015 | 侯会东、陈即彪、宋良、赵艺霖、田玉泰 | 草莓采摘机器人 | 王长春、宋健 | 二等奖 |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工程学会 |
11 | 2015 | 赵艺霖、田玉泰、陈即彪、侯会东、王振宁 | 四足式柔性田间运输机器人 | 宋健、解福祥 | 二等奖 |
12 | 2015 | 田玉泰、赵艺霖、宋良、侯会东、张景禹 | 大棚蔬菜自动装载机 | 解福祥、王长春 | 二等奖 |
13 | 2016.5 | 卓 越、郭凯敏、赵学华、李超男、谷琳 | 空中四旋翼运载机 | 王长春 | 省级一等奖 | 省教育厅 |
通过座谈会、信息网络联系等方式,合作学校双方不断沟通,进一步完善初步培养方案。同时根据省教育厅有关要求,补充制定了中职阶段经选拔不能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学生第3学年的人才培养方案,最终形成了3+4职教本科贯通式培养方案。
在方案运行中,赴广东深圳、浙江杭州、山东威海及潍坊等地调研并走访毕业生,进一步征求意见。该方案的制定充分考虑对口院校的师资、教育资源及生源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前后贯通、无缝衔接的一体化贯通培养理念、兼顾学生转段后的培养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培养目标要求,从职业需求全面构建新的课程体系。